close

Camera-Less Photography 無相機攝影的光影相會

 

同步於樂多新文創

 

從相機在十九世紀面世,到九零年代數位相機的廣泛普及,攝影在百年間經歷了劇烈的變化。現在,數位影像被更多元應用在劇場、舞台、純藝術、商業空間 等,在科技的交互運用下,原本平面的影像,藉由後製、投影、錯置、放射,可以達到重新定義空間與光影互動的效果。當我們挑戰著新技巧的可能性 時,V&A 策畫了「Shadow Catchers 」攝影展,回顧攝影史上突破性的片刻 — 產生影像的方式,不只是拿起相機捲上底片按下快門,還有其他的顯影表現手法。這些跳脫框架的攝影技巧,在今天看來,仍然充滿了新奇與想像力,更激發藝術家 們利用新世紀素材,多方重塑攝影的可能性。

 

雷電走過一夜相紙:Floris Neusüss 追尋光與影的極致

 

Floris Neusüss | 《Untitled, Körperfotogramm》 1962 Photo credit:Courtesy of Floris Neusüss

走進 V&A 本季新特展「Shadow Catchers : Camera-Less Photography」,不管你是否熱衷攝影,都忍不住摒氣凝神。在黑幽幽的展場間,一抬頭,看到的不像是照片,而是水墨畫。那是黑白的影像,但可清楚 地看見水波粼動間漂動著一個女子的輪廓,髮絲那麼清晰的凝止,動作那麼富有張力。然而,沒有一個快門開啟關上。Floris Neusüss 出生於 1937 年,而眼前讓你心醉神馳的照片已有半世紀以上的歷史。他在德國不只是位藝術家,也是備受景仰的老師和作家。Neusüss 著迷「無相機攝影創作」(Cameraless Photography),使用的是「實物投影法」(Photogram),將人物置於感光紙或其他感光媒介上,接著透過人為或自然光來曝光,使物體所在 的部位留下陰影在感光紙上。於是,三度空間的物體隨著姿勢的不同,在二度空間的相片上留下引人遐想的影子。Neusüss 掌握「感光」與「曝光」兩個原則,終其一生以此為樂。在暴風雨的夜裡,我們這位藝術家並不是無所事事待在房裡,而是拿起感光紙放在後院,讓一整夜的雷電交 加在相紙上走過,就此抓住了電光石火的足跡。在與 Lucy Davis 的訪談中,Neusüss 表示,無相機攝影如同作畫,負片在你眼前開展空白如畫布,而你開始慢慢地琢磨心中所渴望的影像,不同於一般相機攝影只是抓住視覺所見的事物。他多半使用與 人同高的負片顯影,因此細節和動作都躍然眼前,同比例之間,更模糊了虛實界線。

 

起源於一場青春愛戀的發明:Pierre Cordier 的「化學製圖成像法」(Chemigram)

 

Pierre Cordier | 《Chemigram 25/1/66 V》 1966 Photo credit:Pierre Cordier

原來,曝光不會只發生在暗房,也可以發生在拿出感光材料四處去尋找光與影的交會處。順著展場動線走下去,會看見一幅幅宛如出自電腦創作的幾何圖像, 它們矩陣式的排列讓人直接聯想到平面設計(Graphic Design)。不過,這些其實是一場場攝影用化學物質與相紙間的遊戲。這種技巧叫作「化學製圖成像法」,在1956 年由比利時人 Pierre Cordier 所發明,他將相紙當作畫布,用各種繪畫使用的技法和材料,如蠟、亮光劑等,混合相片用的各種化學物,製造出各種不同的圖形和效果。除此之外,Pierre Cordier 也用各種光怪陸離的材料來做顯影實驗,甚至包括蛋及糖漿。整個過程都在亮光環境下完成,如何將圖像固著於相紙上,考驗創作者本人對各種原料的瞭解度和想像 力。他的作品強調工整、對稱與幾何,由於材料的特殊,成就了許多不可能用其他方式取代的奇異畫面。1933年出生於布魯塞爾的 Pierre Cordier,原本是為了做一張明信片向心愛的少女示愛,沒想到因為滿懷實驗精神而成了一代「化學製圖成像法」的發明家。之後更受邀到德國學習一年攝 影,這是靠自學認識攝影的他,畢生唯一一次正式的攝影教育。自1965 年起,他就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國立剛勃高等視覺藝術學院(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Arts visuels de la Cambre)教授攝影及「化學製圖成像法」。他對迷宮的愛好,成為許多作品的原點,也帶領我們推翻了所謂「攝影」的定見,一頭栽進沒有相機的迷宮。

 

攝影界的 Rothko : Garry Fabian Miller

 

英格蘭瞬息萬變的天氣,與起伏連綿的草原地勢,一直都是英國藝術家重要的靈感來源。湖區啟發了透納(JMW Turner)和康斯特勃(John Constable),石南平原(Penistone Hill)是愛蜜莉勃朗特(Emily Brontë)筆下咆哮山莊的原形。而 Dartmoor 國家公園不只孕育了地景藝術家 Richard Long,還有攝影師 Garry Fabian Miller。 Garry Fabian Miller 原本是使用相機的攝影師,七零年代他的風景照,特別是對海色與天光的捕捉,奠定其名聲。不過八零年代開始,他放下相機,拿起了感光紙。自此之後,就不斷地 在暗房裡實驗不同媒材的曝光效果。他將物品懸空置於感光紙與光之間,物品的透明程度、組成纖維都影響著成品。Garry Fabian Miller 主要環繞兩個主題,其一是使用幾何圖形與顏色的交融,呈現有如抽象藝術大師 Rothko 作品的影像。相紙上最簡單的形狀,好像睡醒時分,眼睛因為剛睜開還無法對焦所見到的模糊影像。其二,則是探討時間的延續性,藉由一系列相同物品在不同時間 組合成的影像,如一片樹葉慢慢枯萎或變色的過程,忠實紀錄眼不能見的抽象「時間」加諸於具像物體上的變化。看似簡單的主題,卻影射著時間性。所有影像的存 在,都是一場過去式。攝影的「寫實性」往往讓攝影者誤認為可以凝止時間、留住瞬間,其實按下快門的那一刻,時間繼續前進,而影像抓住的已是不斷退後的過 去,這是一場永遠追不上的賽跑。

 

影像的說書人:Susan Degres

 

左圖:Garry Fabian Miller | 《Exposure (10 hours of light) June (4) 2005》 2005

右圖:Garry Fabian Miller | 《Honesty, From May to September》 1985

Photo credits:Garry Fabian Miller

月亮一直是詩人與藝術家的密友。當李白仕途不順時,月色是他舉杯共飲的對象,見於詩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在梵谷的畫作中,月色光暈一圈圈 放射蕩漾,在夜空裡激起陣陣漣漪;而對英國攝影師 Susan Derges 來說,夜晚就是她的暗房,月光是她的曝光源。Susan Derges 出生於1955年,曾在知名的 Slade College of Arts 修習藝術與繪畫,當她接觸攝影之後,便因喜愛而全心投入成為全職攝影師。直到她搬到英格蘭 Devon 郡,鄉間景色帶她走出暗房觀察身邊的事物。看著落葉在光的映照下投射影子到水面下的河床,她心領神會,此時她所看見的,不就是一幀留在地表上的照片嗎 ? 於是,開始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照片。她將黑夜的樹野林地當作暗房,感光紙置於溪水湖泊間,就任由月色曝光水下的相紙。另外,她使用染料破壞沖印法(Dye Destruction Print),有時也稱作 ‘Cibachrome’ 或 ‘Llfochrome’,一步步呈現蝌蚪長成青蛙的過程。從一開始水缸中滿是蝌蚪,到最後只剩下兩三隻青蛙,代表了一隻隻成蛙跳出水缸、進入外面的大世 界。這正是 Susan Derges 擅長透過影像說故事的特色。所謂的染料破壞法,是使用上了三種原色的正片,藉由每種染料對特定光敏感的原則,在顯影的過程中,乳劑層留下的負相影像被漂 白,而留下的染料形成正相影像。

 

一轉身,另一展間陳列著四幅巨大影像,不同的色調似乎描繪著同一個水邊的菅芒花在不同季節裡搖曳、映著天光的景色。春、夏、秋、冬,Susan Derges 在工作室裡用相紙製造季節。她先將染料潑灑水間製造雲彩的姿態,然後把曝光得到的影像轉印在透明片上。她在玻璃缸內裝水、安插枝葉,設定場景,並使用染料 破壞法,將感光紙製於水缸和透明片下進行曝光。最後再用電腦結合這些影像,大幅輸出。過程看似辛苦,最後卻成功地讓成品保留了如夢似幻的效果。

 

符號的顛覆,語彙的新解:Adam Fuss

 

在看完 Susan Derges 史詩般氣勢磅礡的四季,來到把玩符號、意符於相紙之間的 Adam Fuss 展區,也是本次展覽最後一位攝影師。相較於 Susan Berges 運用繁複的技巧與構圖呈現複雜的四季系列,Adam Fuss 則大膽使用顏色和單一物件,來強調他對特定符號的反覆探索。Adam Fuss 最為人所熟知的,應該就是 Invocation,在黃色的光暈中,浮現一個酒紅的嬰孩輪廓。這是將嬰兒置於水中、下方放著感光相紙,由於嬰兒在水中漂浮、身體離相紙的距離不一,所 以在曝光的過程中,留下深淺不一的立體映像。曝光的過程如同一場洗禮的儀式,讓沐浴在光暈中的嬰兒在相紙上留下光華燦爛的詩意。

 

左圖:Susan Derges | 《Arch 4 (summer)》 2007 Photo credit:courtesy of Susan Derges/V&A Images

右圖:Adam Fuss | 《Invocation》 1992 Photo credit:courtesy of Adam Fuss/V&A Images

對 Adam Fuss 來說,不只是嬰兒才是聖潔的象徵。有感於蛇一直被視為邪惡的禍首,Adam Fuss 使用銀鹽沖印法,創造一系列看不出蛇影的圖像,探索蛇在藝術語彙中的多元性。Adam Fuss 出生於1961 年,早期跟隨父母旅居英國、澳洲,最後定居紐約。在紐約修習藝術期間,他不斷地打零工維持生計,直到八零年代幾場成功的展覽,陸續建立起他在攝影界的地 位。他以無相機攝影推翻藝術界傳統的圖像、符號、詞彙,並重新定義,賦予作品更立體的意涵,使影像飽含詩意,這些都是令他受到重視的原因。

 

當科技的快速發展讓我們可以人手一台數位相機,在彈指之間一張照片瞬即成形,享受數十年前無法想像的便利性。但我們對攝影的認知,卻也在便捷的過程中意外 地被侷限了。其實,一幀照片的形成,並不一定要通過快門,而感光劑與定著劑都可以用其他東西取代,還可以嘗試用各種唾手可得的材料來進行顯影。不需要調整 光圈、對焦、測光、按下快門,也能留下世人傳頌的照片。本次展覽的五位攝影師,橫跨了一整個世紀,使用的手法各不相同,但他們都同樣勇於嘗試,不斷實驗一 般人想像不到的各種可能。跳脫固有的框架,改變我們對攝影的既有定見。也許,這次展覽可以啟發更多人,將眼睛移開觀景窗,放下手中相機,試著開拓出更寬廣 的風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mmer 夏天 的頭像
    Summer 夏天

    夏行者在巴黎

    Summer 夏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