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想:這是因為,愛情是將人聯繫起來的最好最簡單的理由。我們最怕的是人們分散各處,獨自一個。必須有兩個以上的人物,才可組織起我們稱之為故事的那種東西。」



我的愛情啟蒙教育是從施寄青的「走過婚姻」開始。即使是現在回頭看,也忍不住莞爾而笑。說是愛情的墳墓還比較貼切,怎麼會是啟蒙教育呢。的確,從一開始,我就急急忙忙地跳躍了風花雪月,直接躍入現實的嘈雜困蹇。如果說父母的爭吵不合,不能算是我對愛情的初步認識,只能算是不可免的家庭教育,那麼七歲時看的「走過婚姻」是建構我的愛情觀的重要基石之一。當然,這不是本優良兒童讀物,說來我幾乎沒什麼機會看兒童讀物,那些放大的字、空曠的頁面、毫不吸引人的圖畫,很快就被我謝絕往來。密密麻麻的字,羅列堆疊反覆靜置,厚厚重重地捧在手心,鋪天蓋地建構只有我看見的世界,這種書才是我安全感的來源。而這本書,是安放在大人的書房裡,我必須要爬上書桌才搆得著的書架上被我偷偷取下。當初選中它的動機已不復記憶,也許是因為封面書標的瘦金體很美麗,也許是我已暗自琢磨婚姻的定義很久。七歲的我知道這不是一本我該看的書。我總是利用做家事的空檔,比如在書房裡拿著抹布和清潔劑反覆將桌子櫃子擦得潔白如新時,偷一點時間讀個幾頁,同時必須仔細地注意家裡的動靜,以防大人的當場捉包。這樣小偷般的行徑,維持了好久。吸引我的,是書裡面的勵智成分。兒童讀物裡有很多勵智的故事,但它們似乎都距離遙遠,只能維持短時間的效力,很快就被我拋在腦後。施寄青的故事,卻讓我充滿的共鳴。它就發生在這個城市,她自己執教的學校和兒子所唸的學校我也熟悉,那時已經歷父母數次分合的我,在這本書裡,也許和自己的父母一樣,同時都看到分離的迫在眉睫,相聚只是一時片刻,轉眼就會結束。一個家庭的離合,所有的成員都免不了地得負上一點責任。而身為小孩子的我,該負什麼責任呢 ? 應該就是不斷地懷疑著為什麼我們還要勉強維持一個正常家庭的假象。一直不斷地在等待著分別的到來。當然,小孩子不會莫名其妙地認識「離婚」。「離婚」這個詞,應該從襁褓開始,就是我睡夢中反覆聽聞的催眠曲。而在一次又一次經歷各種暴力與哭泣之後,「離婚」看起來是救贖唯一的途徑。

然而,我對愛情困頓的起始,當然不是一本施寄青就解釋得完。我的母親,充滿綺情幻想的母親,是將我孕育成一塊徹頭徹尾的肥皂 Soap Queen 的起始。白瑞德和郝思嘉的史詩故事,在十歲之前至少重複播映了十遍,是當時我們家母姐聚會時的必備題材,三四個小時,一場美國南北戰爭一遍又一遍地轟炸出我們流不盡的淚水。有趣的是,這片子裡的勵志成分也極強。雖然我的母親也在我十歲之前就讓我看瓊瑤小說,她最愛的「船」,那本書皮都爛掉,頁面黃皺的小說被她念在心上好久。寒煙翠是她特地挑給我們看的,只因為那是瓊瑤當時作品裡,比較正面帶點青春希望的一部。但是,瓊瑤小說裡把愛情寫得太膩味太肝腸寸斷,欠缺了勵智成分以及我理想中更堅硬的人生課題,蓋上書背的同時我也馬上失去興趣。很顯然,當時的我,已經從愛情的發芽直接跳到婚姻的殘敗。如何在殘敗中求生存,是我反覆省思追求的,而男女情愛間曖昧挑逗傷春悲秋的過程,對我來說都太耗時了。我急於看到一切毀壞的那一刻,尋找看到毀壞之後的可能性。大破而立,浴火之後自立自強的路途才是真正的開始,還可以配上當年升降旗的歌曲「中華兒女」來行進。十一歲,我在書局裡偷了一本完整版的簡愛。這本書我曾經看到倒背如流,維持了三四年。這又是一本勵智的書。女主角備受欺凌的童年,直接呼應被老爸關在黑房裡痛打、再被反鎖在窗簾密掩的房間裡幾個小時,看著隱約天光伴著哭到嘶啞的喘息漸漸淡去的可怕記憶。女主角不斷地說著自己如何瘦小醜陋,牽動著我心中的自卑影子,在我出生的那一天父母就開始新的冷戰,明示著我的不被期待。女主角遇到羅徹斯特爾 (小時候強烈的印象,讓我至今還是覺得稱呼羅徹斯特爾先生比說 Mr. Rochester 要親切。),一步步走向對未來充滿希望、對愛情信任的境界,再一口氣墜入失望的深淵,這一切都符合我對愛情的認知____無法避免的失敗,命不可違的挫折。失敗之後是一個人獨立自主堅強的旅程。這樣的信念,讓我很長一段時間,不喜歡簡愛的結尾。在我的世界裡,簡愛應該是要一個人在英格蘭的草原上獨居,而不是尋找到幸福的存在。

 

所以在故事的一開始,我就避免著愛情的主旋律。然而我很快地就左支右絀。我憤世嫉俗之餘又不斷地感覺到某些我不願面對的事實在拉扯我。是什麼讓白瑞德和郝思嘉難忘的,除了勵志,還有成長與愛情,自私與寬恕。現實與渴想。強行剝除任何一個元素只會導致崩塌。簡愛也是如此。但我並不知道。就算初戀到來了,我還是不知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mmer 夏天 的頭像
    Summer 夏天

    夏行者在巴黎

    Summer 夏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