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unters pay tens of thousands of dollars to kill polar bears in the Arctic  
(圖片來自 The Independent)

在不久之前,德國柏林動物園的努特才以牠嬌小又毛茸茸的可愛模樣擄獲全球的心,當牠漸漸長成毛色灰黃的成熊之後,牠再也不是攝影機的焦點了。究竟我們對北極熊的認識,除了牠們有賞味期限的雪白毛髮之外,還有什麼?



大概就是這張照片吧。北極圈的王者,孤獨地坐在一塊浮冰上,連擅長游泳的牠,不斷擴大的海平面,卻成為牠生活中最大的威脅。過去一年來,不斷有北極熊因為找不到可以休息的浮冰,而活活溺死的新聞。乍聽之下不可思議,這張照片彷彿讓我們看到北極熊在海裡慢慢失去力氣、衰竭的景像。而幾位藝術家更在我們慶祝農曆新年的時候,完成了一項裝置藝術,讓一個巨大的北極熊雕像坐在浮冰上,漂浮過泰晤士河。倫敦人們和遊客紛紛拍下這一驚奇的畫面,在驚呼之餘,藝術家將正在發生的北極熊危機搬到了都市人的面前,提醒我們,這並不只是件在遙遠地方發生的不相干的事件而已。



然而,冰層的快速消失,真的是北極熊最大的威脅嗎?人類究竟是不是氣候暖化的殺手,還在吵得沸沸揚揚;有學者認為,這是地球上正常的氣候循環。但是,有件事人類卻難辭其咎,那就是「獵殺北極熊」。

是的,獵熊行為是合法的。第一張圖片裡面的人,並不會因為這樣的行徑而被抓去關。(所以法律常常是可笑又無用的,我想台灣人一定深有所感,每次看到亂倫、強暴卻只要兩三年就可以重回社會,真的讓人血脈賁張。)

獨立報在三月十六日、關於加拿大獵熊行為的報導引起了喧然大波。獨立報的記者 Cahal Milmo 並沒有使用任何激情的字眼(若是換上台灣的記者,立刻會寫出一篇動物界的花系列還是玫瑰瞳鈴眼吧)。他說明這是加拿大原住民幾百年來的傳統,他們在幾個世紀前,就會帶著獵狗,木頭製的矛是他們唯一的武器。一開始,由獵狗先進行搜索和追尋,找到獵物、確認位置、進行圍捕。原住民必須瞄準北極熊的要害、一擊必中,不然的話,獵人和狗都有被北極熊碎屍萬段的危機。這一項在古代時、被原住民認為是見證人類對抗最兇猛的動物的勳功,至今,仍然保存著它的傳統。

在負35度的低溫裡,一次獵捕行動長達數日。獵人耗費心力在白雪皚皚中尋找足印、蹤跡。他們在冰塊和海水間設下陷阱,當熊落入陷阱時,立刻瞄準心臟--現在,人類用的不再是木矛,而是槍--一槍斃命。一切都比幾百年的傳統要更安全也更有效率多了。在死亡的現場,北極熊也沒有頭七什麼的,立刻就被剝皮、肢解、食用。在原住民的文化裡,北極熊可以改變形貌,變成冰塊或其他動物,好躲避人類的追捕。而在傳統中,成功獵到熊的獵人,在進家門前必須把厚重的外套脫掉,因為他們相信北極熊事實上是人,只要一到安全的地方,牠們就會把皮毛脫掉,露出人形。

這樣一篇敘事性文章,看起來就像是 Discovery 頻道一般。不過故事並沒有就此結束。四天後、三月二十日,另外一位記者 Jerome Taylor 的報導更怵目驚心。 Milmo 的報導,先給讀者瞭解文化背景。 Taylor 的報導,直接切入主題,聚焦在 Boyd Warner 身上。這位人士,是加拿大的獵熊生意人之一。沒錯:獵熊行為在今天,已不是危機的化解、勢均力敵的搏鬥,而成為了一門生意。

Taylor 仍然使用的是非常中立的報導口吻來紀錄,儼然是一幅一般的人物縮寫。文章的第一句就是「Warner 至今仍念念不忘他第一次的獵熊經驗。那是在二○○三年。」用帶著感情側寫 Warner 這個人。接著提到,這門生意對現代人來說,是一個終極的獵殺經驗,因為你所需的不只是武器,還要有原住民的帶領及經驗傳授、獵狗的追捕、陷阱製作等等,更要有能夠支撐在寒冷地區十四天的體力和意志力。而你所需要付出的,除了體力外,是兩萬四千英鎊。

在幾天前, Warner 剛送出本季的第一隊客戶,他們將獵捕至少六頭的北極熊。他說,他的客戶有美國人、墨西哥人,還有以挪威人和波蘭人為主的歐洲客戶。「他們真是天生好手,他們對北極熊有著深沉的崇拜與敬重。」「我不喜歡「殺死牠們」這個部分,但是我享受獵捕的過程。」

在 Warner 的言談中, Taylor 開始加入一些事實以刺激讀者們的腦袋運作。包括在全球僅剩的兩萬兩千頭北極熊中,有百分之六十住在加拿大;加拿大對於原住民每年都有獵熊限額,而大部分原住民將這些限額拿來做買賣,賣給想要獲得「極地獵熊體驗」的外國人。「反正這二十頭熊總是要被殺,我想,是由原住民自己、或者由外人來殺,沒什麼差別。」

在肉被食用之後,客戶通常會把處理過的熊皮帶回家,象徵著一場獵殺的勝利。然而,美國在去年進止了北極熊皮的進口,造成原住民生意的下滑。「無法把熊皮帶回去,造成獵殺的意願降低。」不過許多國家--包括英國--還沒有禁止北極熊皮的進口。美國一項學術研究顯示,到 2050 年北極熊將完全滅絕,到時原住民即使有獵熊的限額,也將無法用它們來做生意了。

這兩篇報導,引發了熱烈討論。雖然口吻冷靜、但他們所報導出的事實聚焦了歐洲和加拿大的目光,在平衡報導之餘,包含了文化背景、獵熊現況、環保問題、生態環境的改變,給讀者需要的資訊和討論的空間。不但許多人在報導下面發表回應都說這些行為噁心、可恥、還不如獵殺 Warner 來有意義等等。許多加拿大人都說這讓他們感到羞愧、應該立刻禁止這樣的暴行。 Warner 說他們只是用他們所能取得的資源來生存。除了獵熊之外,他們都只食用自然採捕的食物(意思是他們的生活方式比絕大多數都環保、合乎自然多了。)而且他所賺的錢,絕大多數是回饋給在地居民。然而,這些回答仍不足以平復環保人士的怒火。在五個有北極熊的國家中,挪威、丹麥、俄羅斯、美國和加拿大,只有加拿大可以合法獵熊。加拿大政府認為在合理的數量內獵熊,對原住民的生存是一種永續經營。你覺得呢????




A Polar Bear plays with a bush on the tundra while waiting for the Hudson Bay to freeze outside Churchill, Manitoba


A Polar Bear sleeps on the frozen tundra with her cub waiting for the Hudson Bay to freeze overoutside Churchill, Mantioba, Canada


A five month old polar bear cub hunts a bird in his cage in Moscow's Zoo




延伸閱讀:

The Independent: The Bear Hunt: Only the liver is wasted once the Inuits strike
The Independent: Bag a polar bear for $35,000: the new threat to the species
Canada's polar bear hunt sparks British outrag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mmer 夏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