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於黑秀網>>
對當代藝術或是織品設計有興趣的人,對 Yinka Shonibare 想必不陌生。在二零零四年,他是 Turner Prize 的候選人,在二零零七年台灣的 Fashion Accidentally 也曾展出過他不管對藝術或時尚都具啟發性的作品,他近年來在歐美各地的展出,也不斷引起各界的重視。而在今年中,他的作品 Nelson’s Ship 將登上 Trafalgar Square 的第四基座,繼承在國家藝廊前宣揚英國當代藝術的傳統。
2010 年,名為 Nelson’s Ship 的作品將登上 Trafalgar Square 的第四基座
出生於英國,在英國受教育,但在父母的故鄉奈吉利亞度過童年時光的 Yinka Shonibare,非洲文化、家族背景,和英國的西方教育,在他身上交融,對於種族與文化的探討,也成為他一生作品的主旋律。他擅長使用編織物、布料等作為創作原料,穿在模型身上,卻將模型的頭都砍除。無頭的人偶,在他的巧手下,演繹著跨時代、跨種族、跨文化,甚至跨虛實的種種場景。這些從倫敦南區 Brixton 的市集買來、帶著異國情調,被商人和買主認為具有非洲特色的布料,其實並不是那麼地「非洲」。不管是在製作、原料、印花上,這些布料都已經過歐洲工匠的洗禮,就好像文化在傳送的過程中,也不斷地被再製、再造一般。藉由使用這種布料,Yinka Shonibare 實則進行著對文化認同、文化交流的省思。
從倫敦南區 Brixton 的市集買來並帶著異國情調的布料
而此次在 Stephen Friedman 的展覽,則是以五零年代轟動一時的美國舞台劇經典,亞瑟米勒的「推銷員之死」為主題。此劇描述一個相信誠以待人、認真打拚,就可得到夢寐所求的推銷員 Willy Loman,在年老力衰之後,恍然發現其事業和家庭都在崩潰離析的邊緣,最終選擇以汽車爆炸自盡,以自己的死亡換取保險金留給妻兒。運用意識流手法,本劇影射著美國夢的破碎和資本主義的缺陷,成為 Shonibare 此次作品的發想。在黑色冷冽的空間裡,正中央就是一台鮮艷繽紛卻七零八落的老爺車,車上身著斑斕衣物的無頭人,想必就是 Willy Loman。而在周圍牆上,則掛上幅幅巨幅畫作,飽滿的色彩、生動的肢體、帶有宗教意涵的氛圍及光影的運用,令人聯想到巴洛克時期的畫作,不過一個個場景,卻是現代生活的倉庫或是燈光蒼白、散落著便宜的金屬傢俱、簡陋的天花板和鐵窗的辦公室,一具具不分黑白膚色、男女性別的裸體展現著極致的痛苦。而每一幅畫中,都有 Willy Loman 生前的影子。這些畫作,Shonibare 花了很長的時間研究十九世紀著名的版畫插畫家 Gustave Dore 的作品,Dore 為但丁神曲所作的版畫啟發了 Shonibare,他將神曲及推銷員之死交相衍生,展現每天生活的實境,就像是一場現代寓言。
“Crash Willy”
“Willy Loman: The Rise and Fall (Avaricious and Prodigal)”
無頭的人偶,在他的巧手下,演繹著跨時代、跨種族、跨文化,甚至跨虛實的種種場景。
展覽繼續延伸到後面展室,在這裡,三個約九十公分高的無頭人像,一樣穿著 Shonibare 的專屬彩衣,每一個都有一對飛翔的白色羽翼,一尊的西裝領口鏽著「Executive」的字樣,另一尊則鏽著「VIP」。他們分別站立於厚實的木桌上,腳上的桌面則用花體字刻著企業經營的標語。針對現在的資本主義當道、尤其是近年的金融風暴,加深了人們對商業主導社會的不信任感,藉由米勒的劇作,Shonibare 不斷進行反思,此次的展覽,宛如現代重商社會的輓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