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劇本由 J. B Priestley 寫就、由 Rupert Goold 導演,這齣剛在 NT 下檔的戲,頗讓人失望。 Rupert Goold 的作品我看了幾次,多半都有一定的水準,去年的 Six Characters in Search of an Author 大概是他最近我最愛的一部作品,其他像在 Young Vic 上演的 King Lear (08/09)、在 Duke of York 的 No Man's Land (2008)、在 Almeida 的 The Last Day of Judas Iscariot 還有 2007 由Patrick Stewart 主演的 Macbeth,都有很不錯的表現____這樣一數算,才發現我真的看了不少他的東西,好像可以為他另外寫篇文了____不過,在上面的名單中,這部 Time and the Conways,可以說是吊車尾的作品。


可能是對 Rupert Goold 頗有信心,才會換來失望。也可能 Rupert Goold 自有風格,無奈拿捏不佳、成效不彰。我想後者的可能性為大,因為以他的經驗和能力,應該不會做出這樣的錯誤才對。Nightingale @ Times (三星) 說:「Think of a mix of Chekhov’s Three Sisters and The Cherry Orchard and you’ve the rough idea.」而 Conveney @ Independent (兩星)說:「Annis's Mrs Conway, presiding over a series of setbacks in Act Two that lead to proposals to sell off the family properties, veers towards Chekhovian chutzpah, not Yorkshire pragmatism.」兩位評論家都從其中看到 Chekhov,我也不例外。戰爭與階級、夢想與現實、新與舊觀念的輪替等,似乎都很熟悉。不過,這並不是說 J. B. Priestley 像 Chekhov,而是 Rupert Good 'made' it a Chekhov look-alike. 連英國人自己都說,不像真實的英國約克郡了,我想我也不用替這一點說什麼。最鮮明的特色應該是由 Francesca Annis 飾演的一家之長 Mrs Conway,她的一舉一動像飾演著幻想中的 Chekhov 路線女主角,讓人無法同感,只說東施效顰。第一幕一開始,是 Kay 的21歲生日派對。身為家族中的長女, Kay 夢想著成為偉大的小說家。場景所在的房間,是派對娛興節目 Charade 的後台,散落一地的戲服,和兄弟姐妹間來來往往的對話,勾勒出 1919 年,一次大戰剛結束,歡慶著新時代來臨的氣氛。在這一幕裡,過多的快樂、喜悅、氣氛都瀰漫著誇張的不真實感。就像是一幅面紗,虛假的感覺隱隱地透出。

第一幕算是稱職地為第二幕提供了反差。第二幕一口氣跳到 1938 年後,同樣的房間,不同的布置。同樣的人物,不同的年紀,不同的身份,連個性似乎也大不相同了。夢想成為小說家的 Kay ,成了她本來不屑的小報記者;人見人愛的甜姐兒 Carol 已過世;鎮上第一美女 Hazel 嫁給了當初不起眼的 Ernest,原本趾高氣揚的模樣變成了怯懦的妻子……這一幕,是 Conways 家族崩解的一幕。看著 Mrs Conway 為了家中財務而煩惱,又不時發出對自己兒女尖刻的批評。然而這個角色的詮飾實在是失敗了,感覺角色不夠立體,不夠有一致性。不過這種缺陷像是傳染病,舞台上每個演員都或多或少地感染了一點風寒____總是欠缺了那麼一些靈魂,好像快到了又沒到,只是一波波假高潮,看得搔不到癢處。飾演 Kay 的Hattie Morahan ,將社會化的 KAY 演成一個情緒不穩、肢體壓抑像是有強迫症的女人,好像是小時候聽到的獨身女校長那樣灰暗又有點受壓抑的暴力狂的人物。雖然不失為另一種詮釋法,但一些細節處理的不精緻,讓人搞不懂 Rupert Goold 是要把這個演成 Naturalism 還是要詮釋 Alienation ?? 總是那麼浮面了一點。而原本或者毒辣、或者諷刺、或者可笑、或者苦中作樂的對話,在演員的口中眼中身上,就是少了那麼一點味道,使得劇本變得死板了。

在這裡, Kay 和大哥 Alan 探討了時間的問題。於是在第二幕幕間,Goold 呈現出一個超現實的視覺影像,七個 KAY 站在七個火爐前對著爐台上七面鏡子攬鏡而照,重複的動作像是自顧自盼又融和一點二○年代的舞蹈,在慢動作中點出時間的錯綜,人的知覺觀感的矛盾,接著連結至第三幕,又回到第一幕的場景、同樣是後台房間、散落一地的舞衣。原本被現實消磨得失色的人物們,又回到十九年前青春活潑的面貌。但此時,經過時空旅行的 Kay,搞不清楚第二幕的一切是一場夢還是未來,是她筆下未完成的小說還是現實的情節,時不時發出驚呼感到恍惚。而其他人,不覺異樣,連接著第一幕,依然歡快地進行著慶祝。不過,在這裡,JB Priestley 要呈現的是第二幕(結果) 的前因,也就是家族崩壞的蛛絲馬跡前情提要。因此種種衝突在這裡用溫和的方式暗喻著。


而結尾的處理,可以說是壓垮 Rupert Goold 的最後一根稻草。試圖呈現時空虛實交錯,運用燈光、投影等方式,表現出人物殘影殘像、 Kay 與 Alan 的時間討論,構想不錯然而執行上不夠順暢俐落,搞得不倫不類,感覺手法都粗糙一點。有些評論家說 Goold 試圖走 Robert Lepage 路線,我可以明白是什麼意思,不過我一直覺得 Goold 在這方面(處理超現實的舞台手法)應有自己的風格(從他處理 Six Characters in Search of an Author 可以看出),所以我不覺得他是在師法 Lepage…而是他自己在這次是失敗了,沒有把他的所長有效發揮,呈現不出他試圖呈現的 vision,我們只能從他留下的線索去捕風捉影為其辯護…可惜了。


Cast credits:

Production credits:

  • Director

    Rupert Goold
  • Designer

    Laura Hopkins
  • Lighting Designer

    Mark Henderson
  • Music and Sound

    Adam Cork
  • Video Design

    Fifty-Nine Productions Ltd
  • Movement Director

    Scott Ambler

 

相關劇評:

Billington @ Guardian

Clapp @ Guardian

Spencer @ Telegraph

Conveney @ Independent

Tripney @ MusicOMH

Nightingale @ Time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mmer 夏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