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刊載於藝術收藏+設計雜誌。


皇家藝術學院今年破天窗地開辦了 Anish Kapoor 的個人展,雖然 Kapoor 具有如日中天的聲望,然而皇家學院從未舉辦過在世藝術家的個人展。1988 年的 Henry Moore,原本有希望得到此一殊榮,卻被命運捉弄,在他的個展開幕前便過世了。也因此,這場展覽從上半年宣布開始,就讓眾人引頸期盼。

 


Anish Kapoor 多元文化的背景,不但是他創作的動力,也是眾人津津樂道的話題。出生於印度的他,有一個印度父親和猶太母親,雖然住在印度,卻是在深受西方文化的孟買長大。十幾歲的他,在倫敦接受藝術領域的訓練,不僅給了他技法,也給了他新的視角。當他在七零年代末期重回家鄉印度,這場旅程啟發他創作的契機,家鄉的廟宇,信仰,與平民文化,都帶給他強烈的衝擊。在僧侶院外和市集上,時常看到小販販賣著塊狀色料,這些是妝點女人臉龐的顏料,也廣泛運用於宗教儀式中。鮮艷的顏色,成為他後來作品中必備的元素。他在 1979 -81 年間,創作了一系列以「1000 Names」為題的作品,是他的註冊商標之一,運用幾何立體物件,將它們層層裹裹用鮮艷純色所覆蓋,並在周圍留下一圈漸層的光暈,粉末的質地柔和了有稜有角的輪廓。這些雕塑創造了一個異世界的奇妙風景。而他當時在 Hayward Gallery 針對年輕雕塑家的展覽中,也成功地獲得眾人的注意。九零年代,他更執著於探討負空間,結合建築與有機概念,在他的創作下,牆與地面都有不同的觀看角度,空間的各種隱喻也不斷地被他試探著。在三十歲以前,他拿到了英國榮譽勳章 (CBE),是 Turner Prize 的贏家,還代表英國參加了巴黎和威尼斯的雙年展。

而他在2000年以來,以鏡面和鋼材會材質的大型雕塑,則是他另一個賴以成名的關鍵。不同的曲度,不同的映像,相同的是改變了視角。探索空間,運用顏色與弧度,將靜止化為動態,比如他著名的 Cloud Gate,自 2004 年起便在芝加哥吸引了千萬人潮,被暱稱為「豆子 The Bean」。2006 年展在紐約洛克斐勒廣場前的 Sky Mirror,將「天與地」的二元改變了對立的位置,在現代都市中盛起一碗鏡花水月。

就像這次展覽的第一件作品,Tall Tree and the Eye,七十六個直徑一公尺的不鏽鋼球,堆疊成現代巴比倫塔,是天梯,是孩子口中的泡泡糖,是節慶的聖誕樹,也是一面又一面映射觀者與場域的哈哈鏡。Kapoor 一系列的 Non-objects,不斷地運用金屬形狀影響映射結果為主題,各式各樣、不同顏色的不鏽鋼,都被完美地製造、擦拭,原本堅硬冷調的金屬,在他的手下,隨著周遭景物的變換,呈現宛如絲緞般柔軟、如湖面般純淨的效果。

不可否認地,Kapoor 有自己的風格,而他的風格裡有著濃厚的娛樂性。在這次展出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 Shooting Into the Corner。厚重的加農炮旁堆疊著一桶桶重達十到十一公斤的濃稠紅蠟塊,每二十分鐘,發出驚人巨響地將紅蠟射擊而出,穿過皇家藝術學院優雅古典的白牆和拱門,直入後面房間的牆面,再沉沉落下。這些「炮火」在展期中不斷累積,一次次發射過程中的噴發將顏料漸次潑漸在地板與牆面。這是殘酷與血腥交融的高潮與喜悅,是慶典也是屠殺的響鐘。然而,在引起眾人喧囂喝采的同時,隨著顏料射擊後的落地,一切也似乎隨之消失。驚呼的漣漪散去後,只留下一陣茫然。如同他其他的作品,在引人震驚之餘,卻沒有什麼令人回味。

 

Anish Kapoor 一向不喜歡對他的作品或對他身為藝術家的地位多做詮釋。不過,在訪談中,Kapoor 表示,這件作品除了表面上的戰爭意象,更代表了人對表達自身定位、在「存在」中不或避免地留下種種印刻記號,都是一種 aggressive  的態度。同時,佛洛依德與性衝突也是作品中的意涵之一,武力的強暴,對「角落 Corner 」的強暴,對感官的強暴,都同時存在在一聲聲砲響中。

性比喻一直是 Kapoor 作品中熟悉的主題,而這在他近年的大型裝置中,更是強烈。甚至有記者曾表示 Kapoor 對陰道有無法拋下的迷戀與執著。不管是在 Brighton Festival 2009 有展出的 Blood Relations,Dismemberment of Jeanne D’arc, 還是此次展出的 Hive 和 Slug,其女性肢體的轉化比喻隨處可見。站在 Hive 前,不管是材質和形狀都不陌生,和他在古根漢美術館展出的 Memory 是同樣質地,牽牛花喇叭狀的外形也是他作品中常常出現的輪廓,他2002 年在泰德美館館現代館的 Turbine Hall 展出的巨大裝置 Marsyas 也是喇叭狀。站在 Hive 的正面開口前,觀者所看到的,不只是女性陰部的特寫,更似乎感受到深處所激發的巨大引力。然而性比喻的重覆性,和素材的重覆性一樣,成為一首旋律和頻率都單調的曲子,在視網膜停留後,卻難以烙印在心底。

 

此次展出中,除了 Shooting Into the Corner 是眾所矚目的焦點,吸引眾多人圍觀的,還有被暱稱為 The Train 的 Svayambh,佔領了 Royal Academy 的五個展室。在純白古典的空間裡,巨大的紅色蠟泥緩慢地一步步推進,它遲緩而穩定地通藝術學院的拱門,讓拱門的形狀雕塑它,也用它身上的顏料重新型塑拱門。這樣的互動性,就像 Kapoor 的 Non-object,強調著作品的定義要靠觀者與環境來完成。Svayambh 和 Shooting Into the Corner 正好是一個對比:寂靜與喧鬧,緩慢與爆發,持續與剎那,碰撞與穿越。然而強調作品的比例、運用鮮紅色的色料,已經是 Anish Kapoor 給人的第一印象。而在展場漫步間,藝術圈中流傳已久的玩笑不斷反覆出現在耳邊。「如果你在藝術圈想成功,就是 Make it big, make it red。」簡簡單單的六個英文字,一語道破許多作品的價值與市場行銷。二十年來, Anish Kapoor 不但立行此六字箴言,更加了新解:「Not only make it big and red, but also make it move and make some noise.」這鞭辟入裡地道盡 Kapoor 的賣點。

 


相較之下,和其他作品最不同的,就是Greyman Cries, Shaman Dies, Billowing Smoke, Beauty Evoke。如同絕句一般充滿詩意的標題,展示的是一個擠滿了灰泥如腸道纏繞糾結的房間。數十件作品擁擠得排列,讓人連行走都困難 ; 而空氣中似乎也飄浮著大量的灰粒,挾同視覺一起堵塞我們的感官。結合電腦輔助,一個個灰色腸管堆疊成各式雕像,在自己的重量下,有時爆裂碎落扭曲變形。雖然是抽象的形體,卻在材料與數量的運用下,似乎正隱秘地呼吸低語著。有趣的是,許多對此次展覽評語不佳的藝評人,對這個作品的評價卻甚高。

Kapoor 是位多產藝術家,然而其作品不管是主題、素材、形式的展現方式,不是重覆性過高,反而讓人有習作之感,或者總是過度的虛浮矯飾、裝腔作勢,極盡渲染之能事,反而讓人充滿虛有其表、華而不實的麻木,看久之後,只是感覺其誇誇其談,雖然似乎能噓枯吹生、舌燦蓮花,然而在取悅了感官之餘,徒留虛無。

 

以上文字:洪夏天,圖片引自各家媒體及FLICK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mmer 夏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